偌大的名单足足有上百人之多,密密麻麻的名字和职位让马三保有些应接不暇,没有实质的证据,只有名单,他也不能拿这些北平的官员怎么样,根据龙文渊的名单就抓人显然不符合规矩,如何获取证据成了马三保和朱棣头疼的问题,毕竟他们可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在北平为了纠察贪官而耗着,他们随时可能会被调回前线听从指挥。
龙文渊同样盯着名单看了许久,这是他教训了前任知府才弄来的名单,名单之大,就连他还是头一回看。
能有如此手段获取名单,就连马三保都不由地有些佩服龙文渊,龙文渊没点手段和狠辣,基本上是不可能从前任北平知府的嘴中撬出这些名单,正因如此,对于龙文渊,马三保的内心产生了忌惮,也难怪先前朱棣会恐惧这位儒雅随和的男人,这人显然没有他看起来那般儒雅。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从北平知府的府邸离开,朱棣还是一副惊恐万分的神色,他最怕的除了自己的父皇就是这位童年的启蒙老师,尤其是在知晓马三保审讯前任北平知府无果之后他能够拿到大名单,更是让朱棣从骨子里产生了对这名老师的恐惧。
对于龙文渊,这位历史上不怎么详细记载的朱棣老师,在马三保的心目中应该是朴素无比,然而,出现在他面前的这位儒雅书生显然不是表面上的那般柔弱,人不可貌相被运用的淋漓尽致,
这个北平城,报纸随处可见,无论是朱棣的专卖店天棣人和亦或是报社内,都有不少的百姓送出铜钱买上几张报纸,报纸一经推出,便超越了马三保和朱棣的其他产品的销量,这份报纸可见吸引了北平无数的平民百姓,无论是八卦轶事还是官场政事,报纸一一详细记载,如今,更是有北平知府龙文渊在背后推波助澜,基本上整个北平的官场都对这份报纸担惊受怕,生怕自己的丑事被记录在报纸之中。
先前负责传递小道消息的包打听们如今化身狗仔,不断地探查小道消息,更有甚者为了消息费用竟然潜伏在了官场之中,和大街小巷,只为了听闻各种趣事消息,一时间,马三保无形之中带动了大明根本不可能出现的产业。
“北平,乱了啊!”马三保喃喃道,他也算是明白为什么前世那么多明星讨厌狗仔了,现在北平的官员们更是如此,一个个对于包打听们退避三舍,根本不敢和任何人分享自己的生活和经历,如今,整个北平,百姓们喜欢看新闻,而官场的则是极力隐瞒政事,不打算分享到百姓身上。
远在南京城,朱元璋在大殿上笑的合不拢嘴,听闻北平城新兴的报纸,他大为赞叹,佩服马三保和朱棣对于新事物的开创魄力,尤其是对马三保赞不绝口,起先在南京城,他曾听闻朱棣有过这个计划,没想到在北平城竟然实现了,可惜,在信息传递速度不够发达的大明,显然是不可能全国共用同一份报纸的。
很快,北平城流传的北平日报被送到了当今皇帝朱元璋的手中,无论是趣闻轶事亦或是官场上的政事,都让朱元璋忍不住津津有味地浏览,身为大明皇帝,奏折对他而言都不一定比报纸有意思,大部分的奏折都是身边的宦官在他的耳边汇报,这报纸就不同了,身为当今皇帝,朱元璋很是爱不释手。
一时间,一个想法出现在了朱元璋的脑海之中,他萌生起了和朱棣抢生意的主意,他招手,下令百官听令。
“传令下去,在南京城同样开办类似于北平的报社,广纳贤才,将所有的小道消息和官场政事公之于众,甚至是南方战场的战事,一样实时汇报在百姓们的面前,就按照燕王的模式,有点意思。”朱元璋开口道,北平有北平日报,身为大明的都城南京城,自然也需要属于一份南京城的日报,应天日报随即应运而生,成为了南京城的日报,和朱棣的北平日报形成了竞争的关系。
朱元璋和朱棣抢生意,显然这还是头一遭,不过这是一种拿下舆论民情的好机会,朱元璋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,只要在报纸上宣扬对大明乃至于皇室有利的文章,久而久之,百姓们就很容易被报纸上的内容洗脑。
“王公公,立刻照办,所有的收入计入国库之中!”朱元璋开口道,应天日报算是大明的国有资产,若是用马三保的话而言,说不准这就是所谓的国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