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经,有一次娱乐节目还专门为此做过一期节目,就是要库杜批先生跟电脑竞赛,来看看,谁对这个图书馆的藏书更加了解。
最后,库杜批先生小胜电脑。
用他当时的话说,这只是他用心工作的附送而已。
几十年如一日地爱岗敬业,造成了他对这个最大的图书馆了如指掌。
这都是在盲盒元日之前。
那时,他已经90岁高龄了。
盲盒元日之后,世界发生了巨变,库杜批先生为此确实又发挥了一段作用,这个过程被记载进了2070世界的历史,成为人尽皆知的常识。
眼下,米豆面对的,就是盲盒元日之后的库杜批。
至于库杜批在历史上的这段时间又发挥了如何的作用,且看米豆的遭遇。
民众在收看到这一段的时候,也是有着同样的好奇。
重温一下这位德高望重的历史人物,也着实不错。
自从科技实现了一切认知变为常识之后,就没有人会专门去看这一段历史了,遑论细节。
民众的习惯就是,让时间用在最有效率的事情上面,剩下的事情,交给科技,交给程序。
什么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率?
自然就是攫取信息,刷出家庭积分。
与这无关的事情,都是不务正业。
所以,要不是因为米豆的直播,2070世界的民众自然不会去看一下,这段历史,以及这位在历史上有浓墨重彩一笔的老人。
当一切都形成常识认知被大脑所接受之后,就如同吃饭的动作一般,再去研究没有意义。
库杜批在盲盒元日之后做的最重要的事情,就是一句话认知,他老人家坐寂在图书馆空空如也的场地中,三天三夜没有进食之后,圆寂了。
临了,他只是用粉笔,在地上写下了一段偈语:
如果枯叶又绿,那是新生还是回归?答案在风里。
这段历史典故,也就成了历史上的一笔,库杜批成为盲盒元日前后,新旧世界的分水岭时刻的代表人物。
历史总是前进中不断落幕,每一次落幕,都会伴随着一首挽歌。
库杜批就是挽歌式的人物,是人类进化的坐标,仅此而已。
不知道米豆为何会面对这个人物,自然会勾起2070世界民众的好奇心。
一个同根文明的使者,一个历史坐标的挽歌人物,他们的相遇,会迸发出怎样的互动?
直播的时候,进行到这一幕的时候,民众的弹幕几乎将2070世界的服务器给搞宕机,这是后话。
热度之高,无法想象。
本来,这是一段蛰伏的历史,犹如历史的尘灰封起的信笺,怎么就被一个地球小孩给打开了呢?
这些,都是直播时候的数据盲盒。
米豆自然是无从可知。
眼下,米豆对着这位白胡子老头,礼貌地又道:“是您喊我来的吗?”
“哦,不,孩子,我可没有这个能量,我两天没有睡觉了,不,是一宿,之前的那一宿没有睡是正常的失眠……”库杜批喋喋不休的说了起来,有些跟所有上年纪的老人一样,说话细碎,但他还是比较有条理就是。
米豆心里算了算,显然,库杜批所极为强调的一晚,就是盲盒元日的那晚。
他有话说。
米豆果断地打断了库杜批,道:“明白了,我是被人派来的,您可能正需要我的出现。”
果然,老人点点头,表示同意,他又道:“你看,一夜之间,我们就要焚书,你想想看,1480万本的藏书怎么可能一夜烧完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