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不错,你们能想到这两种方法说明你们也是用心了的,这第一种方法日后在河道上可以借鉴,不用等旱季断流就可以架桥,我所提到的第二种方法便是适用于现在,你们看!”寅生说罢就指向这草图。
“此处河面较窄,在两边河堤上这个两处挖个深基坑,将两人合抱的树干埋入夯实,然后分两侧将一人合抱的树干向河中间对接,河堤这头压实,用粗麻绳捆扎,竖立起的木桩顶端固定麻绳斜拉至河道这头,尾部斜拉钉入土固定。待到这四只主干对接后绑扎,从河堤之上搭建桁架固定,按照这样,这样的布局……”
由于这河道较窄,约现在唐朝桥梁两跨到三跨的长度,寅生就将后世的简易斜拉桥在草图上画了出来,当然没有钢缆的时代用这麻绳的斜拉应力是不够的,而且受力平衡很难去验算。先将骨架拼接上去,有了作业面,在桥面上修建桁架,就可以免去这桥下支墩台,不用在水中作业。
此种造桥之法通过重型畜力车或许会坍塌,需要经过大量地推演后才可以当做正常的桥梁通行,但是提供一个作业平台加固过后那就没什么问题了。
众工匠看到这草图上这奇怪的样式桥梁,如此简单,仅有这几根木料作为龙骨,居然可以不用在水中支墩台便可以支撑上方的重量。
关于这建桥之事,罗永福也跟众工匠商讨过,如果不在水中立墩台,利用这拱桥的原理也可以实现。但这石拱桥需要的石料也得要大量的劳工来作业,得不偿失,便也作罢。
此番见到这寅大人这形状奇怪,但省时省力的名曰斜拉桥,众工匠便陷入了深思。
其实寅生也考虑过,在这个没有力学,算学基础理论支持下,以这个草图寥寥几笔划出的桥梁是禁不起推敲的,寅生见这些工匠们满腹狐疑纷纷觉得这个桥这样子修不塌才怪呢,
但是碍于这是县太爷又是长史身份所指出,之前又有很多经典的项目作为支撑,便是将信将疑。
“本官知晓你们有很多疑问,无妨,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,你们且按照本官在草图上面标注的尺寸去准备材料,能否支撑的了这水车和转子的重量,尝试一下不就得了,实在不行咱们就停工,先以畜力备用,待到冬日水流旱季再打桥墩也不迟!”寅生笑着说道。
“下官不敢,只是这样的桥有些匪夷所思,但寅长史太多点石成金的手笔,我等便按照寅长史的这草图去准备材料,待营造之时还需寅长史前来指点!”罗永福内心火热地说道。
如果真能按照寅大人这草图简单的构造就能将一座桥梁架起,那么在造桥方面应用之处就太广泛了。
说罢,罗永福就吩咐这些工匠小心的将这草图收起,再临摹数份,按照这尺寸标注的数据去准备这些木料,叮嘱一定要选取这上好的木料作为骨干。
“罗骁骑尉,之前在雍州城都督府上的那个铁匠铺所冶炼的生铁,你等有没有将这铁化水之法得到这百炼精钢之强度?”寅生问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