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longcheng-china.com
字:
关灯 护眼
龙城小说网 > 明祀 > 53、大明朝收税困难、万岁爷隐忍图强
推荐阅读:

53、大明朝收税困难、万岁爷隐忍图强

永远莫要小觑,任何一个人,对于趋吉避害的本能。

朱厚熜才刚刚提出苗头,还未将事情缘由全部道出,就有两位国公率先请求致仕。

如果说张仑不过是简单辞官,那徐光祚之言,无疑便是感人肺腑。

其言功归历代皇帝与自家祖宗,然而过却大包大揽,表示自己真是无用之辈,是皇帝错爱。

甚至不惜拿出当日刘宸、刘宠、赵鐩等辈游荡京郊之耻进行揽过,证明自己确无大用,乃绝世废材一个,实在是皇家恩典太重。

若不是朱厚熜有意让其为枪,只怕是真的一口答应下来,清除这些蠹虫硕鼠。

然而朱厚熜深知,这一切急不来。

就算京营真的烂的一塌糊涂,朱厚熜也不能在此时前去碰。

一则根本无力整改。

二则无钱整改。

三则眼下事情太多,不能想着硬件软件一起抓。

眼下最重要的,还是将体制问题,先给解决掉!

经过数日批阅奏本,以及阅览政务典籍,朱厚熜发现很明显问题,那便是基层力量不够。

且地方官与京官、不堂官两极分化太严重。

虽然皇权不能下县,但地布政使司、府、州、县自主能力太强,而且屡屡有跟中枢分庭抗礼之势,若非还有其他掣肘,此时恐怕早已成为一方诸侯。

但奇怪的问题又出现了,这些地方官自主能力太大,却基层能力不够,根本无法将手伸进各乡、里、甲,反而里、甲等大户地主,隐隐又挑战官府的意思。

这也是朱厚熜思来想去无法释疑之事。

里、甲无兵无将,手无寸铁怎会惧怕地方大户,以至于连年拖欠赋税?

尤其苏、松等地。

光苏州府在洪武三年便逋赋335800石,建文时抵达百万之巨。然而永乐十三年到十九年,短短几年之内,苏、松欠税粮不下百万,后面数年拖欠亦不下百万。

尽管朝廷重赋政策的执行者采取了一切措施,横征暴敛,但超过人民供办能力的赋额,在百般敲剥之下,每年仍有数十万石拖欠下来。

宣德五年,松江府额定起运米439000石,但实缴纳只不过66000石而已,不到总定额六分之一。

苏州府宣德四年,应交南京各仓及百官俸米755000余石,可到次年“才纳得七万一千有奇”。

自宣德元年至宣德七年,苏州一府累计赋高达790万石,周忧巡抚江南“阅籍大骇”。

当时苏州府每年,应交纳税粮总额是277万石,可见每年实收税粮额只是应纳额的一半。

松江府岁征120万石,“然岁征曾不及半”,情形相同。

故时有谚云:“朝廷贪多,百姓贪拖。”

洪武、永历、宣德三朝,考成严厉,官吏督催不可谓不力,因税粮缺额而革职查处者也不在少数,税粮通欠仍然如故,甚至历年叠加,说明其时的赋税定额,与地方百姓的交纳能力存在着,无法消除的距离。

难怪时人杜宗桓云:“徒有重赋之名,殊无重税之实”。

难不成真是当官照顾自己桑梓?

或是百官官官相护,托请带话给地方官,让其宽容?

或是见人朝堂有人,而不敢得罪诸如此类?

然而明代遵循异地为官制度,根本存在所谓的照顾桑梓,更犯不上为他人,放弃自己政绩,世上没有如此好的官僚,更没有如此蠢的官僚。

哪怕吩咐之人是自己父亲,但在前途之上,其有所抉择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