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你都说了新田产出不如熟田,等到了明年之后,这些麦田中产出的麦子也必然会比今年更高。要是继续按照今年的技术征税,那么国家岂不是要少收很少的税?”
“那您的意思是?”
“自然是等到了明年再重新确定税额了。”
商离摇了摇头道:
“今后几年,咱们要每年确定一遍新的税额,直到亩产稳定下来为止。到那时候,咱们才能真正确定每亩地的年税收,并且以此为标准,制定之后田亩的农业税。”
如今的宜国只有几千号人,国土仅限南京周边,因此商离可以玩每年都重定税额的游戏。
但是等到了将来,宜国的人口增多,国土扩大之后,这样的游戏就不能再继续玩下去了。
道理很简单,按照这个时代的惯例,正常情况下一个家庭的耕地面积往往在百亩以上。如果是一万个家庭的话,那么耕地面积就至少有一百万亩。
一百万亩啊,这需要多少的管理人员才能完成每亩地产出的测量啊?别说是现在了,哪怕是21世纪,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这一点吧?
因此自古以来农业税采取的都是定额税制。我不管你这亩地今年产出多少,总之我的税额是不会变的。粮食产量多了我也不多收,你自己留着慢慢吃。粮食产量少了我也管不着,总之税收不能少。
当然,话是这么说没错,但是这税额也并不是随便乱定制的。定多了人民不够吃,定少了国家收不着粮,因此历朝历代都曾为这个问题展开过激烈的讨论。
但是商离就没有这方面的烦恼了。由于他是第一个提出税制改革的人,因此不会有人拿“祖宗之法”来压他。而又由于如今的宜国地少人寡,不同国人种的地亩产也不会差上太多。因此只要商离别专挑那些产量高的田做参考,他是可以非常轻易就得出一个绝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税额,进而将其推广下去的。
就好像现在,商离就是以十亩产量中档的麦田为标准,来制定今年的大麦税收。
只是这所谓的税收,和没有基本上没啥差别就是了。
“去年由于时间有限,因此实际上每家每户平均只开了30亩左右的地。如今的宜国拢共有541户人家,那么去年开垦的大麦田就是16230亩。”
在吩咐众人将东西都撤下去之后,商离在心中默默估算起了今年夏收的收入:
“按照一亩地收2斤麦子算,那么今年的夏收就算32460斤。换算成吨的话,差不多就是16.23吨。嗯,恰好是一辆中型货车的载重量。”
16.23吨是个什么概念呢?就这么说吧,民国时期一个壮年男人如果想吃饱的话,平均一天的粮食消耗量是2斤。
目前宜国由于一部分男孩子成年的缘故,男丁数量已经突破500大关了。按照500人计算,在将所有男丁都动员起来的情况下,宜国一天要消耗1000斤粮食。
16.23吨,差不多只够他们吃一个月的。
当初灭留的时候,宜国军队来回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。也就是说,今年夏收的粮食仅仅只够支撑宜国打半场灭留之战。
这实在是太可怕了!
“呼~幸好。幸好之前从留国极其附属国的仓库中收缴了大量的粮食,否则就这么点产量,宜国能不能扛过这几个月,扛到水稻成熟时都还在两说间呢!”
这一刻,商离无比庆幸之前当机立断灭了留国,否则就算留国不来攻打宜国,单就这么点大麦产出,宜国只怕自己就能把人饿死。
“接下来,就看水稻的发挥了。”
片刻之后,商离将目光转向城南方向:
“相信有了百越人的技术支持之后,下半年的水稻产量不会让人失望才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