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longcheng-china.com
字:
关灯 护眼
龙城小说网 > 南宋:开局赢秦桧百两金 > 第五十六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
推荐阅读:

第五十六章 少年不识愁滋味

这首词,表面上就是一个白描的场面,说的是人年轻的时候为了标新立异,强行诉说自己有多么的哀愁,表达那种忧思的情绪。

但是到年纪大了,人经历过什么叫忧愁,却不再轻易的说自己多么多么哀愁。

看起来没有什么意境,只是诉说人们心境的变化。

但是真正读过几年书的人,都知道这种白描的手法,却能表现出深远的意境,是多么高级的才能。

“好,好词啊……”首先肯定李寺的,是王静鸥。

为李寺代笔,更能体会到字里行间所流淌的那般无奈之情。

王静鸥自幼就学习经商,十几岁就在尔虞我诈的商场上历练,什么人情冷暖没有见过,辛弃疾的这种无奈,她感同身受。

“李寺,没想到你还有如此文采。”王静鸥美目流转,满是爱慕之情。

在宋朝,能够博得女子欢心的,除了潘驴邓小闲,还有这出口成章的才子,而李寺刚刚展现的才情,已经不是一般的才子能拥有的技能了。

辛弃疾写这首词的时候,正值他贬官外流之际,心情灰暗,抑郁。于是发出了物是人非之感。

他感叹年幼的时候,不知世事艰辛,爱赋诗词,却缺乏人生阅历,只好独上高楼,拍遍栏杆,装做老成,硬说哀愁。

而当他真正经历人生起伏,宦海沉浮之后,一腔尽忠报国的赤胆忠心被南宋小朝廷泼了一大盆冷水。这是真的愁苦。

他想怒问苍天,他想斥述厚土,但这些愤怒和悲伤到了嘴边,却化为一声叹息,天凉了……

这沧桑至极的悲凉,被这句“却道天凉好个秋”诠释的完美。

悲伤到极点,不是嚎啕大哭,而是把所有苦难咽下去,默默的在心里咀嚼。

李寺用辛弃疾的这首词,又起到了暗讽秦熺的目的,十分的应景。

首先这里是登丰楼,秦熺上得楼来,是为了取悦王静鸥,却偏偏此时此刻和李寺在比赛诗词。

前线战事吃紧,而临安城里却是“西湖歌舞几时休”,秦熺作为大宋宰相秦桧的儿子,不知道忧国忧民,却担忧自己看上的女人看不上自己。

正是“少年不识愁滋味,为赋新词强说愁”。

而后半部分,既是对秦熺未来的暗示,也是表达李寺自己现在的心境。

李寺知道了历史的进程,却不能告诉身边的人,他是穿越而来。

很多次,他想表明自己的身份,但是“欲说还休,却道天凉好个秋”。

知者不言,又何尝不是一种无奈。

秦熺阴沉着脸,问李寺道:“李掌柜,这首词真的是你方才所作?”

言下之意,秦熺怀疑李寺这是抄袭了别人的词,但是他没有证据。

辛弃疾都还没出生,这首词自然不可能流传在坊间,秦熺搜肠刮肚也没找到出处。

“秦公子,你这是什么意思,难道你怀疑我抄了别人的?”

李寺有把握众人都没听过这首词,声音不由的大了起来,“你要是说出我抄了谁的,那么今晚现场所有的消费,由我李寺买单!”

“秦熺,李寺刚刚就在众目睽睽下念出的这首词,你不要随意污蔑好人!”

王静鸥也为李寺抱不平。

“静鸥,我并未说李掌柜是抄袭他人,我只是想确认一下,他为何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,想出如此佳句。”

秦熺见王静鸥不悦,连忙为自己辩解,实际上,他也很喜欢李寺的这首词。

“哟,秦公子,这么说来,我的这首拙作,看来是入得了你的法眼咯。”

李寺走到书桌前,捡起刚刚秦熺作的那首诗,微笑着对秦熺说:“不知道跟秦公子的这首诗相比,哪一首更好呢?”

“秦某自愧不如!”秦熺黑着脸,回头冲他的同伙喊道,“我们走!”

秦熺走后,狄靖凑过来问李寺道:“少爷,没听说你小时候读过书啊,你不是在青楼里长大的吗?”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