金瓶梅,作者为啥要把武大郎女儿迎儿的人生安排的那么凄惨,那么触目惊心?
迎儿在第一回就出场了,到第八十八回最后一次出场,几乎贯穿全书。她虽然是个小人物,一个看着很不起眼的配角,作者甚至连她的容貌都没有提一句,但我们却很难忽视她的存在。因为,她总是出现在书中那几个赫赫有名的大人物身边,曝光度极大。
第一个跟她有瓜葛的,当然是她那个名气爆棚的父亲,武大郎。
书中第一回,她是这样出场的:“且说武大无甚生意,终日挑担子出去街上卖炊饼度日,不幸把浑家故了,丢下个女孩儿,年方十二岁,名唤迎儿,爷儿两个过活。”
十二岁,正是清纯少女时,母亲死了,成了丧母的单亲女孩儿。与老实巴交,老受人欺负,被人称作三寸丁枯树皮的父亲过着艰辛而又幸福的小日子。之所以说她幸福,是因为她每日还能吃到炊饼。那时的炊饼,据说类似现在的蒸饼。只是做饼的面,不知道是白面的、玉米面的,还是高梁面的,或者是两种面杂和的。不过,从武大跟郓哥的对话看来,似乎并不似馒头那么好。且看:[武大道:“好兄弟,你对我说是谁,我把十个炊饼送你。”郓哥道:“炊饼不济事。你只做个东道,我吃三杯,便说与你。”]所以,我猜武大的炊饼可能并不是全白面的。又据说那时的馒头都是有馅的,一般还是肉馅。估计像武大这样的人家,不能天天吃到,因此我又觉得武大卖的不会是白森森的馒头。总之吧,像武大这么一个几乎要算到残疾人里的又矮又丑的男人,靠着自己做炊饼的小手艺,每天起早贪黑的辛苦工作,能保证老婆女儿一家人过上不至天天挨饿的简简单单的普通日子,实在也是难能可贵了。
第二个跟迎儿有瓜葛的,就是那个名声几乎大到天上去的潘金莲。
从潘金莲成了迎儿后妈起,迎儿的角色就像潘金莲的一个使唤丫头,每天干些端茶送水,关门闭户,烧水,打扫卫生之类的杂务。
到第五回的时候,郓哥告诉武大郎潘金莲偷情的事,武大郎就说出了迎儿的一段不堪遭遇,他说“兄弟,我实不瞒你说,我这婆娘每日里去王婆家里做衣服,归来便脸红,我先妻丢下个女孩儿,朝打暮骂,不与饭吃,这两日有些精神错乱,见了我,不做欢喜……。”
可见,自从潘金莲进门,迎儿就开始饱尝恶妇后妈的欺凌。特别是潘金莲勾搭上西门庆以后,这种家庭暴力更是变本加厉起来。用武大的话说,几乎被折磨到精神错乱了。潘金莲的家暴,主要原因估计是武大在潘金莲面前总是唯唯诺诺,骂不还口,打不还嘴,一副受气包的样子,这样就给迎儿树立了一个特别坏的反面典型,让迎儿以为家里面潘金莲是说一不二的老大,什么事都得听潘金莲的,对潘金莲就要骂不还口,打不还手,慢慢也就培养了她懦弱的性格,被潘金莲打了骂了都不敢跟武大说,因为说了不仅没用,可能还会受到更惨不忍睹的家暴。我觉得,武大纵使个子小,如果性子刚烈,要打潘金莲那样一个女子,从体力上来说,还是有胜算的。而且从封建制度与封建礼教来说,丈夫打妻子是被支持的,妻子打丈夫却是被反对的。所以,问题还是出在了武大的性格上。不过,也正是武大这种性格的软弱,张大户才肯把潘金莲这么美的女人白白送给他做老婆。否则,潘金莲也没有给迎儿当后妈的可能。潘金莲对迎儿实施家暴的第二个原因是潘金莲性格上的恶。潘金莲性格上的恶的形成,是由一些很复杂的因素造成的,但归根结底是贪色。凡是阻挡她贪色的,她都要想方设法的报复,甚至不惜至对方于死地。潘金莲因色作恶的起点,就是先从残酷的家暴迎儿开始,然后扩展到武大,官哥儿,李瓶儿等。
我们看一下第八回,对迎儿的那一顿好打。
潘金莲[约一个时辰醒来,心中正没好气。迎儿问:“热了水,娘洗澡也不洗?”妇人就问:“角儿蒸熟了?拿来我看。”迎儿连忙拿到房中。妇人用纤手一数,原做下一扇笼三十个角儿,翻来复去只数得二十九个,便问:“那一个往那里去了?”迎儿道:“我并没看见,只怕娘错数了。”妇人道:“我亲数了两遍,三十个角儿,要等你爹来吃。你如何偷吃了一个?好娇态yin妇奴才,你害馋痨馋痞,心里要想这个角儿吃!你大碗小碗捣不下饭去,我做下孝顺你来!”便不由分说,把这小妮子跣剥去身上衣服,拿马鞭子打了二三十下,打的妮子杀猪般也似叫。问着他:“你不承认,我定打你百数!”打的妮子急了,说道:“娘休打,是我害饿的慌,偷吃了一个。”妇人道:“你偷了,如何赖我错数?眼看着就是个牢头祸根yin妇!有那亡八在时,轻学重告,今日往那里去了?还在我跟前弄神弄鬼!我只把你这牢头yin妇,打下你下截来!”打了一回,穿上小衣,放他起来,吩咐在旁打扇。打了一回扇,口中说道:“贼yin妇,你舒过脸来,等我掐你这皮脸两下子。”那妮子真个舒着脸,被妇人尖指甲掐了两道血口子,才饶了他。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