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longcheng-china.com
字:
关灯 护眼
龙城小说网 > 丝路情 > 番外:《豳风·七月》解析
推荐阅读:

番外:《豳风·七月》解析

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1。一之日觱发,二之日栗烈2?。无衣无褐,何以卒岁3?三之日于耜,四之日之举趾4。同我妇子,馇彼南亩田畯至喜5。

首章:言寒暑之变,总起全篇;继言秋冬以至于来年开春时的天气变化及各种活动。

杨慎《升庵集》卷四十二:“谚云:三九二十七,篱头吹繁栗。”又曰:“万象唯风难画。”

【注释】1、七月:夏历七月,阳历的八、九月份。流火:大火星西偏。流,偏向。火,东方苍龙七宿的第二颗星,称心宿二,因其最亮,又称大火星。古人在早晨(旦或傍晚(昏时分观测它在天空的位置,以此来判断时令,如《左传·昭公三年》:“火星中而寒暑退。”伏虔注:“季冬旦中,大寒退。”是说冬天最后一个月开始之日的早晨观察大火星,看见该星在南天正中,即意味着寒气退却、暑气升进,亦即春天开始了。这是早晨观察。又如《夏小正》载:五月“初昏,大火中”,是说夏历五月开始之日的傍晚黄昏时分观察大火星在南天正中。这是在傍晚观察。诗言“流火”,是说夏历七月的黄昏时分观测大火星,其位置已经偏西了。九月:夏历九月,阳历十月左右。授衣:向农夫颁发衣服。一说,“授衣”是将丝麻之物交给妇女制作冬衣,因为九月丝麻之事毕。 2、一之日:周历的正月.即夏历十一月。觱发(bìbō:寒风吹拂引起的响声,犹言噼里啪啦。二之日:周历二月,即夏历的十二月。栗烈:即凛冽。 3、褐(hè:兽毛或麻质粗布衣。卒岁:过完一年最后寒冷的日子。 4、三之日:周历三月,即夏历正月。于耜(sì:修理农具。于,词头,一般用在动词之前。《夏小正》:正月“农纬厥耒......初岁祭耒”。四之日:周历四月,即夏历二月。此诗在历法上,夏历、周历兼用,十一月到次年的二月,用周历,即一之日、二之日、三之日、四之日四个月,其余用夏历。四个月正好为农闲时。趾:镒,一种如后世铁锹之类的木质农具。趾,通“兹”,于省吾《新证》谓“兹”即《孟子》“虽有磁基”之“滋”。 5、同:聚集。馇(yé:馈食,即送饭到田头的意思。古时春耕有重大典礼,称籍田典礼,周王要亲自参加。这一天,公家要馈赠在官田地上无偿劳作的农民一顿饭食。南亩:犹言田亩。古代以向阳田地为上。南亩即向阳之田。田畯(jùn:田官。至喜(chì:分发食物。“至”同“致”,“喜”同“馆”,饭食。据周礼,每年开春都要举行籍田大礼,田酸向参加典礼的农夫农妇分发食物即其中礼数之一。西周《令鼎》铭文“王大错农与麒田,锡”之“锡”即指此。“馇彼”两句反复出现在《小雅》的《信南山》《甫田》和《大田》等几首农事诗篇中,是诸诗创作时间相同的证据。

七月流火,九月授衣1。春日载阳,有鸣仓庚2。女执懿筐,遵彼微行,爰求柔桑3。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。女心伤悲,殆及公子同归4。

二章:言春日少女采桑之事。钱锺书《管锥编》:“吾国咏'伤春’之词章者,莫古于斯。”全篇格调强健,此章则别见妩媚。

【注释】1、载阳:开始变暖。载,开始。阳,暖。仓庚:鸟名,即黄莺,学名黄鹂,北方多为黑枕黄鹂,羽毛黄、黑两色相间,有一条黑色的羽毛带从嘴部过眼角直到颈部,“黑枕”即由此得名。其叫声婉转亮丽,毛色鲜艳漂亮,有强壮的红色长嘴,捕食昆虫。此鸟春天来到北方,《夏小正:二月“有鸣仓庚”,正值小麦将熟、桑葚甜美时,故俗语曰:“黄栗留,看我麦黄葚熟。”又《说文》:“仓庚也,鸣则蚕生。” 2、懿筐:深筐。懿,深,遵:沿着。微行:小径。爰:于此。于焉的合音。柔桑:嫩桑。 3、迟迟:春日舒迟的感受,犹言“暖洋洋”。采:茂盛。《夏小正》二月“荣革采蘩”。荣、采相对,可知“采”为茂盛义。蘩:白蒿,一年或二年生草本,开白色花。种类很多,盛壮时各有特征,秋季干枯时又不易分别。《毛传》:“可以生蚕也。”办法是先把蘩用水煮,之后用汁液浸泡蚕子,可促使蚕子同时孵化。不过,《毛传》所言,只是蘩的一种用途。《周礼》记载春二月,年轻人“入学,舍采,合舞”,舍采即舍菜,即有芬芳气味的菜蔬,是包括蘩在内的。“舍采”之蘩可能与沃蚕之蘩不是一种,前者或为喜生水边的种类。祁祁:众多。“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”两句,只是写春天光景而已,是采桑女眼中所见。 4、伤悲:伤春,春心惆怅。《毛传》:“春女悲,秋士悲感其物化也。”殆:差不多。公子:诸侯女儿也称公子。同归:一起出嫁。《夏小正》:二月“绥多士女”,即“冠子取妇之时也”。这两句是说,少女想到女公子出嫁时,也是自己嫁人的时节了,心中不免惆怅。

七月流火,八月萑苇1。蚕月条桑,取彼斧斨,以伐远扬,猗彼女桑2。七月鸣鵙,八月载绩3。载玄载黄,我朱孔阳,为公子裳4。

三章:言三月之事,由条桑写到纺绩为裳。句法打破两句为一意群的惯例,长短参差。

【注释】 1、萑(huán苇:荻草和苇子,可以作蚕箔用。一说,萑即剜,割取。 2、蚕月:养蚕的月份,即夏历三月。《夏小正》:三月“妾、子(正妻始蚕”。条桑:条理、修整桑树。《夏小正》:三月“摄桑”,注:“摄,引持也。”斨(qiāng:旧说椭孔为斧,方孔为斯。实则斧头之分两种,不在孔的方圆,而在安装斧柄的孔的位置。一般而言,斧柄孔的位置靠近斧头顶部的斧子,适宜砍伐开荒,今林业工人仍在使用;另一种斧柄孔在斧头中间,这就是斨。斨在使用上更适宜做木工或家用,因为斧柄安装在中间,适宜砍切,又适宜反过来钉、楔。另外,斯还分单刃、双刃;单刃适于砍切平面,双刃除此之外,用处更多。此处泛指斧子。远扬:伸得很高的枝条。猗:丰茂。桑树的特点是副芽多且生长快,砍掉长枝后,会有众多副芽迅速生长为肥大叶片。女桑:即柔桑、嫩桑,即新生的鲜嫩副芽。 3、鵙(jú:鸟名,又称伯劳,叫声高而快,在北方,夏历五月开始鸣叫,一直到寒冷时节来临。古代要在此鸟停止鸣叫之前赶制寒衣。有人因购五月始鸣而怀疑“七月”当为“五月”,不确。载绩:开始纺绩织布。 4、载:连词,连接两个动词,且、又的意思。玄:黑中带红。古代染织,需多次在染液中浸润。晾干之后再次浸润,为一“入”;五、六入,可成玄色。黄:黄色。黄色的染成,多用荩草、地黄和黄栌为染料,考古发现,也有用矿物质石黄为染料的。参扬之水《诗经名物新证》。我:在此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。朱:深红色。两句是说,所纺的布,有黑色,有黄色,还有红色。孔:甚,十分。阳:形容光灿灿的色泽。裳(chang):衣裳。

四月秀葽,五月鸣蜩1。八月其获,十月陨蘀2。一之日于貉,取彼狐狸,为公子裘3。二之日其同,载缵武功4。言私其豵,献豜于公5。

四章:言秋冬之际,万物陨落,农事已毕,开始狩猎、讲武。

【注释】 1、秀萎(yāo:秀,开花。葽,苦菜。《夏小正》:四月“秀幽”。幽即葽,音近义同。蜩:蝉。 2、获:收获。陨蘀(tuò:植物枝叶凋零。 3、于貉:犹言“于猎”,句法犹“于耜”“于茅”。貉又称狗獾,似狐,较肥胖,尾巴短,在古代其皮毛十分贵重。一说“于貉”即“于祃”,指狩猎(古代演武与狩猎为一之前祭祀军之神的仪式。据马瑞辰《通释》

(本章未完,请翻页)

说。 4、同:会同,集合。缵(zuǎn:继续。此语又见《大雅·崧高》“王缵之事”,及《大雅·韩奕》和《大雅·杰民》“缵戎祖考”诸句。西周金文也常见,如《伊簋》:“王乎(呼命尹策命伊:(缵官司康宫王臣妾、百工。《毛公鼎》:“命女(汝般(缵司公族。”武功:即上句的狩猎活动。古代操练军阵即经由狩猎而进行,因为狩猎的车驾武器与战阵相同。 5、言:发语词。私:私人所有。豵(zōng:小野猪。豜(jiān:大野猪。公:公家。

五月斯螽动股,六月莎鸡振羽1。七月在野,八月在宇,九月在户,十月蟋蟀入我床下2。穹窒熏鼠,塞向墐户3。嗟我妇子,曰为改岁,入此室处4。

五章:言月令之变,从五月直贯十月。夏历十一月为周历正月,故诗称“改岁”“室处”。“七月”以下四句自远而近,藏头露尾,句法奇特。郑玄曰:“自“七月在野’,至十月'入我床下’,皆谓蟋蟀也。言此三物(斯螽、莎鸡、蟋蟀--引者之如此,著(表明将寒有渐,非卒(猝然来也。”吕本中《童蒙诗训》引张文潜说:“《诗》三百篇......非深于文章者不能作,如'七月在野’至'入我床下’,于七月以下皆不道破,直至十月方言蟋蟀,非深于文章者能为之耶?”牛运震《诗志》:“'嗟我妇子’数语作悲苦气息,妙。一时风俗安和,正忾然可思。”

【注释】1、斯螽(zhōng:又名螽斯,学名中华负蝗,俗称简头蚱蜢,蝗虫的一种,尖尖的头,前额斜平向上,头顶部有两对触角。身体翠绿,上有一条细细的粉红色纹贯穿。两条大腿很长,善跳跃。动股:蝗虫大腿内侧有齿状物,与前翅突起的径脉摩擦发出声音。古人观察细致准确。莎(suō鸡:也是蝗类昆虫,与斯螽相比,头部没有那么平翘,身体黄褐色,比斯螽要粗短一些,两条触须很长,飘向身后。叫声如纺织之声,发音部位在前翅,有发音的音锉和刮器。振羽:振动翅膀以使音锉与刮器互相作用发出声响。2、野:野外。宇:屋檐下。户:房门。此处指室内。床卧具。“床”字又见《小雅》中的《斯干》《北山》。古代床出现得很早,甲骨文即有其象形字(于省吾《甲骨文字诂林》,中华书局1996年,第3088一3091页,河南信阳曾出土过东周时楚国木床。3、穹(qióng窒:熏燎和涂抹房屋内的漏洞。穹字当作“烤”,用火烘干。窒,塞满,用泥填塞房屋的缝隙。熏鼠:用烟熏走老鼠。塞(sai向:堵塞朝北的窗户。向,朝北的窗户。墐(jìn户:涂抹塞住门的缝隙。古代庶民之家,一般用荆条编织成门。4、嗟:嗟叹。曰为:将要。曰,发语词。改岁:过年的意思。夏历的十月正当周历的十二月。处:安处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