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新网址:longcheng-china.com
字:
关灯 护眼
龙城小说网 > 重生朱棣之子 > 第八十二章:下西洋的序幕(下)
推荐阅读:

第八十二章:下西洋的序幕(下)

“启禀陛下,臣有一言,要反驳桂御史,请陛下恕臣不敬之罪。”

监察御史解纶出列说道。

“朕恕你无罪,说!”朱棣应允道。

“禀陛下,禁海令虽有优点,但并非毫无劣处。”

解纶侃侃而言道。

“历来沿海渔民多以捕鱼为生,很少涉足传统耕种,即便种植农作物,也是以蔬菜瓜果为主,缺乏大规模种地的经验。”

“大明建国之初,尽管朝廷鼓励内迁的渔民们垦荒,可这些人大多缺乏熟练的垦殖技术以及趁手的垦殖农具,甚至有些内迁后的村落出现了食不果腹,饿殍遍野之惨剧。”

朱高煦认得解纶,此人是解缙的长兄,性情刚直,忠厚老实,也是朱元璋当年亲自选拔的监察御史。

“在此情况下,有些活不下去的渔民被迫成为流民,而有些胆大妄为者则去勾结海上残余的贼寇,摇身一变成为了新的海寇。”

解纶咽了一口唾沫,接着说道。

“此外,禁海令对本朝海上贸易打击巨大,宋元时期海上贸易被许多商人称为‘海上丝绸商道’,虽然那时朝廷是最大的贸易主导者,但最具活力的却是民间贸易。”

听到这里,朱棣眉宇间闪过一抹喜色。

他假装不懂,故意用请教的口气问道:“解御史所言的‘海上丝绸商道’,是怎么一回事?”

“回禀陛下,海上贸易古已有之,唐代时逐渐兴盛,至两宋时达到了过去不曾有的巅峰。两宋对外征战不行,但发展经济却颇有章法,海上贸易能给朝廷带来丰厚收益,又不用担心从民间百姓手中盘剥而激发叛乱,因而积极支持,长此以往,便形成了稳定的海上对外贸易丝绸瓷器的商路航线,因起源于汉代国内通往西域的丝绸商道,故而被民间商人俗称为‘海上丝绸商道’。”

朱高煦知道解纶说的确实有道理,不由得对此人高看了一眼。

“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两宋的富裕与海上贸易密切相关,尤其是南宋建立小朝廷之后,在面对金人和蒙元人的连番打击时,却得以苟延过百年的原因之一,便是依靠频繁的海上贸易获得了巨大的利润。”

“蒙元虽不像南宋小朝廷那样将海上贸易当成朝廷的财政支柱之一,却基本上延续了宋时海上自由贸易之策,故而海上贸易依然盛行。”

解纶接着说道:“臣以为,太祖皇帝实行海禁的出发点,乃是抗倭,并非是要切断沿海百姓的谋生之路。”

“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沿海百姓出海贸易的谋利之路被禁海令所毁,这也让朝廷损失了巨量的海贸税收。故而,臣赞同陛下开海之策,准许民间商人出海贸易!臣另求陛下设立市舶司,加征海贸关税。”

朱高煦知道朱元璋出生贫民,靠着一帮农民出身的淮西兄弟起家,虽说通过层层磨练最终建立大明,然其仍旧无法摆脱骨子里那种男耕女织、自给自足的小农思想。

所以开国之后,朱元璋要重农抑商,宁愿放弃海上贸易带来的税收,也要抗倭。

朱高煦甚至觉得,朱元璋当年或许曾经在内心嘲笑过宋朝只想着发展经济,却没有强大的军事力量,最后变成了蒙古、女直人眼里待宰的羔羊。

然而,朱高煦受封世子之后,经常借机与朱元璋议论大明的国策利弊。

于是朱元璋在朱高煦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逐渐认同了“世异则事变,时移则俗易,论世立法,随时举事”的与时俱进革新国策的思路。

“解御史所奏,正是朕之所想。”朱棣赞道。

刚才提出“开海违反祖制”的桂湛立刻说道:“陛下,开海有违祖制,求陛下三思。”

朱棣笑道:“桂卿不要过于激动,朕并没有违反祖制,朕恰恰奉行了太祖之遗志。”

言罢,他扭过头,看向右边角门处恭候多时的礼官,说道:“将摘抄的太祖皇帝生前与朕探讨开海之事时的部分起居注,拿给六部尚书、侍郎、诸御史、宗王一看。”

片刻后,被朱棣点名的众人皆看完了摘抄的部分太祖皇帝起居注的内容,然后便交头接耳的议论起来。

他们这才知道,朱元璋驾崩之前,还曾与朱棣探讨过开海之事,甚至同意了朱棣所请,答应以后解开海禁并设立市舶司。

推荐阅读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