王离战死的消息传到了咸阳,赵高非常恐慌,急忙聚集族人商议。其兄赵贵问:“丞相,楚将项羽和王离在巨鹿交战之时,章邯在什么地方?”赵高道:“他在棘原大营。”赵贵问:“棘原距离巨鹿有多远?”赵高道:“大概不到十里路。”赵贵奇怪道:“如此近的距离,章邯为何不救援?”赵高道:“听说是他配合不力,才造成了长城军的惨败。”赵攀就跳起来道:“嗨嗨,丞相,章邯是专门剿灭山东叛军的,他配合不力,就应该将他撤职查办。”别的人就齐声附和道:“对对对,应该将他撤职查办。”赵贵却思忖道:“不行。现在王离死了,若是再把章邯撤职查办,那么还有谁来领军与叛军作战呢?”赵高也道:“是啊,眼下楚人气焰十分嚣张,那个牧童楚怀王还派了另一个叛将刘邦准备西进关中呢。”赵贵就很轻蔑地问:“刘邦是个什么东西?”赵高道:“他是沛县泗水亭的一个亭长,早些时候也纠集了一群劫匪叛乱,后来被牧童楚怀王拜为将军。”赵攀就冷笑道:“一个小小的亭长也想入关,这简直是在太岁的头上动土,他刘邦真是胆大包天啊!”赵贵又接着道:“现在应该责令章邯,让他立即与项羽交战,然后尽快南下围歼刘邦,不然三川陷落,函谷关又危险啦!”赵高想了想,觉得赵贵说的有道理,就立即派使者前往河北,向章邯传达作战命令。
使者来到河北的棘原大营,就假传二世的诏令道:“章邯率领二十万军队,却看着王离的长城军全军覆没,这是什么道理?这是上对不起先帝也下对不起朕啊?朕现在命令将军即刻出师,向叛军发起进攻,一定要坚决、彻底地打败他们,然后南下围剿刘邦。否则三川陷落,关中又震动了。”章邯接过诏令后,心里七上八下,就犹豫道:“天使大人,我军刚刚失去了王离将军,士气很低落,而叛军气焰正盛,此时应该避其锋芒啊?”使者道:“将军是想违抗诏令吗?”章邯大惊失色道:“臣不敢!”就立即传令集结队伍。可是秦军将士却因为刚刚失去了王离,士气确实不高。但是听说朝廷的使者要他们尽快战斗,将士们就不得不振作起来。章邯就立即向项羽下了战书,约定明日交战,然后检阅军队。使者全程观看了章邯的准备工作,心里就满意了。
项羽收到了章邯战书后,就与范增商议。忽然有名军士走进来报告,说燕国与齐国的将领要面见鲁公。原来项羽见联军们胆小如鼠,所以至今还没有正式接见过他们。钟离昧就气呼呼地说:“都是前来救援巨鹿的,可他们个个缩手缩脚,这不是有负国君的使命吗?明日应该让他们去和秦军打一仗,不然都背个救赵的名声有什么意思?”项羽听了钟离昧的话,就正式下令道:“好,钟离将军言之有理,明日就请联军先与秦军开战,看看他们是否敢打?”军士就转身走了出去。他站在营门口大声道:“上将军有令,你们明日先与秦军开战!若是不敢打,就请诸位回国吧!”联军的将领听了这话,既惊恐又羞愧,个个面面相觑。
次日,全体秦军就在章邯的率领下再次出动,他们向巨鹿发起了新一轮的进攻,秦军的队列还是按照前几天的排列次序。这时燕、齐、韩、魏的军队也已经摆好了阵势,他们严阵以待。项羽却与赵王等人聚在城头上,他们一边饮酒,一边观战。
老将军范增是个很认真又负责任的人,他见秦军到来后,就仔细地观望阵势。他发现秦军虽然队列整齐,但毫无士气,就高兴地说:“受伤的老虎,已经威风不起来了!”项羽听了这话,就问:“亚父何出此言?”范增道:“章邯几次败于我军,这次虽然主动前来,可能是有别的原因啊?”项羽就问有什么原因。范增道:“秦国有赵高掌权,现在王离军刚败,将帅们一定都没有战斗的决心。可是章邯这么快就前来报长城军的仇,这一定是有人逼迫他这么干的。”英布却快人快语道:“我认为章邯一定是打听到阵前不是楚军,他才敢来。”项羽就与赵王从容饮酒,对战事并不关心。可是老成持重的范增,却已经在暗中让所有的楚军做好了准备,还让项羽的结义兄长龙且如此这般,也提前准备去了。因为这场大仗很可能就是秦、楚之间的最后对决,楚军若能获胜,河北的战事就基本结束了。
赵王和张耳虽然觉得有楚军撑腰,可心里还是忐忑不安。因为他们早被秦军吓怕了,正所谓‘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’。赵王就惴惴不安地在一旁劝项羽道:“秦军人强马壮,行阵整齐。鲁公,您还是少饮几杯吧?等打完这一仗,孤一定请您喝个够啊?”项羽听了赵王的话,大笑道:“秦军就是成熟的稻谷,别人若是收割不干净,我再去。现在趁着兴致喝两杯,如果今天章邯败了,我就要西进咸阳,哪有功夫再与大王饮酒啊?”说着就只顾痛饮。
章邯来到巨鹿将阵脚稳住,他看到燕、齐的军队排列在前方,就问谁去挑战。只见弟弟章平第一个站出来道:“大将军,我去。”章邯见是弟弟,心有戚戚地说:“你去挑战,如果项羽出战,你千万不可恋战。”就令军士擂鼓。章平骑着一匹白马,全身披挂,他左手拿了一副大盾牌,右手执着一杆长戟,径直从阵地上冲了出来。章邯看到弟弟无所畏惧地驰向了广阔的战场,心里为他捏了一把汗。章平来到两军阵地的正中央把马勒住,然后大叫:“反国逆贼,谁先来送死?”齐将田都想立个头功,就对着自家的阵地道:“谁去应战?”副将周昕答应了一声,驰马而出。两马相交,章平只一个回合,就把周昕斩于马下。诸侯军大惊失色。谁料周昕的战马未经训练,再加上惊吓,还没有走到阵地上,却一个马失前蹄栽倒了。秦军见此,哄然大笑。
突然,燕将藏荼厉声叫道:“燕国名将张龙何在?”张龙听到呼唤,就驾驭着车子应声而出,他想用战车将章平连人带马给撞翻,就打马疾驰。可是他的战车还没有驰到章平的跟前时,却被章平老远地送出了手中的长戟,又狠又准地扎进了身体。章平又驰马向前,举起盾牌,反手打昏了给张龙驾车的车夫,又把长戟从张龙的身后拔了出来,鲜血迸溅。战车也失去了方向,就像无头苍蝇到处乱撞。秦军看见后简直笑弯了腰。章邯见弟弟非常勇敢,就大赞道:“我弟弟真是一员虎将啊!”这时秦军的鼓声更加猛烈了。魏国的假王,上将军魏豹看见齐国和燕国的将领都被章平打败,就大喝一声道:“章平匹夫,不要逞强,魏豹来取你的首级!”于是骑马杀出了阵地。魏军急忙擂鼓助威。两马相交,兵器齐举,二人就认认真真地打了三十个回合。
项羽听到报告,说:“魏豹能与章平打三十个回合,也算行啊!”双方再一次擂起了战鼓。可是二人又战了二十几个回合时,魏豹就气喘吁吁,抵挡不住了。只好虚晃一招,掉头奔回了阵地。章平见魏豹败下阵去,赶紧举弓搭箭,一箭射向魏豹,正中后背。魏豹差一点儿掉下马来,多亏甲铠厚实,没有伤到要害。章平见此,大笑不止,然后继续挑战。可是,这时的联军阵地中就鸦雀无声了。过了一会儿,章邯见联军中无人应战,就准备鸣金收兵。忽然又一人暴喝道:“章平不要走!燕将臧荼来也!”原来是燕国的大将臧荼,他思考了半天,觉得不出战在众人的面子上意过不去,就硬着头皮杀了出来。联军见臧荼出战,就一齐擂鼓助威。
只见臧荼的装束非常奢华,他银盔银甲、锦袍玉带,双手抡起一把长长的宽面钢刀,骑着一匹黄骠马,从阵中一溜烟驰到了战场上。他见到章平,也不答话,挥刀就砍。二人大战四十回合,臧荼不敌,大败而逃。项羽闻报,点头道:“能与章平战四十回合,也算是个勇士吧!”章邯见弟弟打败了多名敌将,喜不自禁,就指挥大军向联军的阵地开了过来。他们踏着整齐的步伐,战车在前面开道,车轮发出了隆隆的声响,人马都一齐踏着坚定的步伐,士兵大呼:“必胜!必胜!……”这分明是给自己壮胆,真是车马萧萧,万夫拚命的样子。联军将士看到秦军在步步逼近,都惊得缓缓后退。
赵王和张耳见秦军步步逼来,就吓得面如土色,二人一齐走到项羽的跟前,扑通一声跪下,然后战战兢兢地道:“鲁公啊,秦军逼了过来,已经快到楚营了,您看怎么办?”项羽道:“我在万马军中取上将首级,如同探囊取物!区区章平,有何惧怕!”就一把提了个酒坛子,咕噜咕噜地喝完了,然后扔下坛子,再起身向范增和项伯行了肃拜礼,就径直走下城去。项羽来到城门下,早有军士将他的那杆苍龙吞月戟和乌骓备好了。项羽便戳戟上马,大喝:“打开城门!”便冲出了城门。钟离昧与季布紧随其后,他们的任务就是要保护上将军。项羽打马穿过了楚营,见联军依然在退却,就大叫:“闪开!”声若巨雷。联军将士急忙闪出了一条道。乌骓绝尘而去,只听地面上发出了得得得的声音,随后就是扬起的漫天的尘土。等尘埃散尽时,乌骓已经返回了阵地。众人仔细看时,项羽已经把章平活捉过来扔在了地上,然后厉声喝道:“捆了,等我抓住章邯,一块烹杀!”联军将士大惊失色,齐刷刷向项羽跪了下去。
项羽再次返回战场,仔细看时,秦军早已吓得停止不进了。项羽怒视前方,就把长戟一挥,然后打马向前。联军此时就跟在他的身后一起前进。对面的秦军见项羽,就向后退却,整个战场上出现了大逆转。项羽前进了五、六十步,秦军也后退了五、六十步。项羽突然用鞭子指着章邯大叫:“章邯老贼,杀我叔父,快来偿命!”就率领所有军士发起了冲锋。章邯见弟弟被项羽活捉了,就知道今天又要倒大霉,现在项羽又杀来,就惊得魂飞魄散,急呼左右上前拦截项羽。范增此时看见项羽带头发起了冲锋,就果断地向全体楚军下令:“将士们!打败章邯就在今天,速速出击!”所有的楚军听到了范增的命令,就呼啸着向秦军发起了冲锋,他们个个勇气百倍,声震长天,气势能压倒一切。许多楚军就如同飞人一般,他们越过了联军的阵地,径直冲到了最前方。
在城南数十里的辽阔战场上,此时竟然人山人海,联军有了项羽和楚军壮胆,就如同海浪一般地向秦军的阵地涌去。楚军更是超乎寻常,他们和敌人刚一接触,就用扎、刺、砍、剁、劈、勾、挑等方法与敌人展开肉搏,每个将士的喉咙里还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呐喊,他们个个都能以一当十,以十当百。项羽第一个冲进秦军阵地,他挥舞兵器开劈前进的道路,将所有的人、马、车全部齐刷刷地搠翻,挑开。一时间整个战场交戟若林、旗帜蔽日、杀声震地,处处都是血肉横飞,人仰马翻。这次交战的双方所投入的兵力多达六十万,这也是巨鹿之战中人数最多的一次战斗。战场上的惨烈场面,单有屈原的《国殇》诗为证:
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
旌蔽日兮敌若云,矢交坠兮士争先。
凌余阵兮躐余行,左骖殪兮右刃伤,
霾两轮兮絷四马,授玉桴兮击鸣鼓。
天时坠兮威灵怒,严杀尽兮弃原野。